西部鼓魂——凉州攻鼓子

 凉州文化    |      2019-07-10
        在凉州杨氏文化的诸多传承中,除了忠勇爱国、善武强身的传统精神之外,最出名的,便是被称之为“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北乡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具有典型的西凉乐舞的遗风,数代相沿,承续不衰,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深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而最负盛名的,就是凉州区四坝镇的“杨家攻鼓子”。
        一、历史悠久
       凉州攻鼓子最早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鼓乐舞,已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少数民族素来骁勇善战,能歌善舞。凉州在历史上是众多少数民族的汇聚之地,凉州由此也成为民族文化融会交流的大舞台,其中乐舞艺术便成为凉州人民劳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凉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军鼓”则是军队之魂。《荀子·议兵》记载,古代征战时,军队“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一鼓作气、重振旗鼓、偃旗息鼓等成语,均与古代军队作战有关。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中,还存有一幅汉唐军队击打攻鼓子出征的壁画。据专家考证,凉州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



        二、民间传说
        凉州攻鼓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一直称之为社火腰鼓舞,用于迎神赛社、朝庙进香、求神祈福、社火表演等活动。1957年,凉州“鼓舞”被选拨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但在报名时关于“鼓舞”名称的表述上,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采纳了当地耆老耄耋口口相传的传说,才统一名称为“攻鼓子”。
        这个传说也与军队作战有关。
        传说很早以前,敌人攻打凉州城。驻守凉州城的一支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而被敌人团团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眼看凉州城就要被攻破。危急时刻,守军急中生智,决定诈降。他们将兵器藏入军鼓的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表演过程中,守军突然从鼓腹中拿出兵器,对敌军进行突然袭击,城内的守军也乘机出城夹攻,敌军阵营大乱,丢盔弃甲溃逃而去,凉州之围遂解 。由于用军鼓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



        三、杨氏传承

        而为什么凉州攻鼓子传承自杨氏呢?或许与明代杨氏镇守凉州有关。
        在明代,凉州杨氏二世祖杨忠在永乐二年(1404年)世袭彭城卫右所正千户,永乐十五年(1417年)十月内调凉州卫右所正千户,从此这一支系世袭正千户、凉州卫指挥佥事,世代镇守凉州。杨氏另一支系二世祖杨斌于永乐二十年(1422年)承袭父职,又在宣德六年(1431年)跟随太监王安巡察河西之后,主动要求内调凉州掌印,从此世代镇守凉州。其中四世祖杨佑在嘉靖年间升任甘肃参将、甘肃左副总兵,八世祖杨嘉谟升任甘肃总兵,封骠骑将军。
        可见,大明一代,凉州杨氏以武将身份镇守凉州乃至甘肃,其出征讨伐之时,定然伴有攻鼓子助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带有家族性质的“鼓舞”,也就是杨家攻鼓子。
        由于年代久远,明代攻鼓子传承人已不可考。据现有资料考证,清代至今,凉州攻鼓子传承人大致如下:杨生瑞,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杨嘉春,生于嘉庆二年(1797年);杨宗丰,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杨百斗,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杨俊山,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杨芝元,生于民国21年(1932年);杨录、杨德,均生于1956年;杨景元,生于1957年;杨门元,生于1959年;杨万住,生于1961年;杨万平,生于1972年。如今凉州攻鼓子的传承人是杨门元。
        四、表演特色
        凉州攻鼓子的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
        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下穿灯笼裤,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
        凉州攻鼓子表演时由大鼓指挥节奏和速度,舞蹈队形变化复杂,场面调度多样,动作刚劲有力,在鼓舞中自成一体。攻鼓子表演的阵型,有“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十多个阵势,变化万千,气势恢宏。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曼剪,神情冷峻刚毅,步履沉稳矫健。其表演特点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其雄健优美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每年正月闹社火时,乡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走乡串户进行表演,有时十几支鼓队还要举行表演,叫作“会鼓子”。“会鼓子”场面十分宏大壮观,十几支鼓队汇聚一地,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气势雄壮,撼人心魄,造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令人奋发,催人奋进。
        五、名震西北
        1957年,武威县文化教育馆馆长张世珍来到四坝公社杨家寨子大队,选拨出八位队员,专门训练“攻鼓子”,准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活动。被挑选出的八个人分别是杨烈山、杨泽元、杨芝元、杨普元、杨义元、杨根元、杨万礼、杨升元。八位队员经过刻苦训练,终于进京献艺,在天安门和怀柔堂进行了“攻鼓子”表演,并受到了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2年,国际艺术交流委员会主任水源先生考察凉州攻鼓子之后,感慨赋诗:“凉州古曲一遂音,今日惟其继遗声。”1986年,凉州攻鼓子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为传承与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区四坝镇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1987年至2009年,凉州攻鼓子先后参加了《西部之舞》《八千里路云和月》《望长城》等十余部影视剧拍摄,荣获全国广场舞群星奖银奖、全国民间鼓舞比赛铜奖、甘肃身首届群星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从此,凉州“攻鼓子”声名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




         来源: 文/李元辉